4.1 转运工艺


4.1.1 垃圾转运工艺应根据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的要求及当地特点确定。垃圾转运工艺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垃圾物流转移应顺畅;
    2 垃圾应减少裸露时间;
    3 应提高设备工作效率,降低能耗及降低作业安全卫生风险,减轻环卫工人劳动作业强度。
4.1.2 除Ⅴ类小型站以外,转运站的转运单元数不应少于2个,以保证转运作业的连续性与事故状态下或出现突发事件时的转运能力。只有1个转运单元的小型转运站必须考虑该转运单元出现故障时的应急措施,如设置临时储存场地、改用后装式运输车直接运输等。
4.1.3 转运站应采用机械填装垃圾的方式进料,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有相应措施将装载容器填满垃圾并压实。压实程度应根据转运站后续环节(垃圾处理、处置)的要求和物料性状确定;
    2 当转运站的后续环节是垃圾填埋场或转运混合垃圾时,应采用较大压实能力的填装/压实机械设备,装载容器内的垃圾密度不应小于0.6t/m³;
    3 应有联动或限位装置,保持卸料与填装压实动作协调;
    4 应有锁紧或限位装置,保持填装压实机与受料容器结合部密封良好。
4.1.4 转运站在工艺技术上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进行垃圾来源、运输单位及车辆型号、规格登记;
    2 大、中型转运站应设置垃圾称重计量装置,计量设备宜选用动态汽车衡;运输车辆进站处或计量设施处应设置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并应设置进站垃圾运输车停车抽样检查区;
    3 大、中型转运站应设置洗车装置,小型转运站应配备小型车辆及容器的冲洗设备;
    4 垃圾卸料、转运作业区应配置通风、降尘、除臭系统, 并保持该系统与车辆卸料动作联动;
    5 垃圾卸料、转运作业区应设置车辆作业指示标牌和安全警示标志;
    6 垃圾卸料工位应设置倒车限位装置及报警装置;
    7 应有利于控制二次污染(如设置风罩、栅网、风管等)。
4.1.5 进站垃圾内不得混入大件垃圾、电子垃圾、建筑垃圾等易造成压缩设备损毁的异物。

条文说明

4.1.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城乡垃圾转运技术及设施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生活垃圾处理系统本身的差异,导致垃圾转运能力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现行主要的垃圾转运技术(模式)可划分为以下几类:
    1 敞开式或半敞开式转运:这是最早的一代垃圾转运技术。生活垃圾主要是通过人力车或小型机动车辆直接倒在某一指定地点,然后由其他车辆将其转运到处理场所。作业过程中,转运场所是敞开或半敞开(有顶棚),有时甚至在临时选定的露天空地进行垃圾转运作业。这种情况下,与之配套的车辆通常也是敞开式的。
    此种转运模式虽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垃圾的转移和运输操作,但同时造成很严重的二次污染。如垃圾散落、臭气散发、灰尘飞扬、污水泄漏等,尤其是在收集、转运场所的周围,污染的现象十分严重。不仅转运现场作业环境十分恶劣,而且直接污染周边环境,危害居民的健康,严重影响城乡的正常秩序。随着城乡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该种原始转运模式的诸多缺陷和引发的矛盾日趋突出,因而大多数城乡已经或正在将此淘汰,但在部分中小城市(城镇)及乡镇仍然使用。
    2 封闭转运模式:为了克服敞开式转运的缺点,封闭式转运模式应运而生。其中“封闭”一词有两层含义及要求:一是指垃圾转移场所的封闭,二是指转运车上垃圾装载容器的封闭。转运场所的封闭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装载容器的封闭减少了运输途中垃圾的散落、灰尘的飞扬和污水洒漏。
    实践表明,封闭式转运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其作业过程对外部环境的影响。但是,由于垃圾密度小,转运车辆不能满负荷运输,造成效率低下,转运成本高。这种弊端对于倾倒卸料直装式密封垃圾运输车更为突出。
    3 机械填装/压缩转运模式(简称压缩转运):此类转运模式在国内的规模化应用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近几年,随着垃圾成分的变化及中转技术的发展,机械填装/压缩转运技术开始应用并迅速普及。相对于前两种转运技术而言,压缩转运技术在有效防治二次污染的前提下,成功解决了运输车辆的载运能力亏损问题,提高了转运车的运输效率,体现了转运环节的经济性。
    根据国内垃圾转运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转运技术及配套机械设备可按物料被装载、转运时的移动方向分为卧式或立式两大类;可按装载容器内的垃圾是否被压实及其压实程度,划分为填装式(兼压缩式)和压缩式两大类。
    填装式:采用回转式刮板将物料送入装载容器。由于机械动作原理及作用力所限,其主要功能是将装载容器填满,兼有压实功能。此类填装设备过去通常与装载容器连为一体(如后装式垃圾收运车),现在为了提高单车运输效率,出现将填装/压缩装置与装载容器分离的趋势。填装式多用于中型及其以下转运站。
    压缩式:采用往复式推板将物料压入装载容器。与刮板式填装作业相比,往复式推压技术对容器内的垃圾施加更大的挤压力。大中型转运站多采用压缩式。
    还可进一步按垃圾被压实的不同工艺路线及机械动作程序,分为直接压缩(压装)式和预压式等。
    1) 直接压缩工艺
    工艺路线:接收垃圾→直接压装进入转运车厢→转运
    作业过程为:首先连接转运容器(车厢)和压装设备,当受料器内接收垃圾达到一定数量后,启动压实设备,推压板将垃圾直接压入转运车厢。其间可根据需要调整压头压力大小或推压次数,车厢装满并压实后,与压装设备分离,由转运车辆运至目的地。
    直接压缩式既有水平式也有垂直式的,相比较而言,国内转运站现以水平式较多。
    2) 预先压缩工艺
    工艺路线:接收垃圾→在受料器(或预压仓)内压实→推入转运车厢→转运
    作业过程为:垃圾倾入受料容器,被压实成包;被推入转运容器(车厢);由转运车辆运至目的地。车厢内可装入的垃圾包数量由其箱体容积和垃圾包体积等技术参数确定。
    预压式多用于中型以上的转运站。
4.1.2 转运单元是指转运站内接受垃圾并将其转载至转运容器的生产线或生产工位。
    为了保证转运作业的连续性与事故状态下(如配套的填装机械发生故障)的转运能力,转运站的转运单元数不应小于2。当一个或一部分转运单元或其设备丧失工作能力时,剩余的转运单元或设备可以通过延长作业时间来完成转运站的全部转运任务。
    平移式压缩装置构成的转运单元,在转运作业上有以一抵二的功能,但不具备事故状态下的备用及应急功能。
    对于大部分乡镇而言,日产垃圾量多为十余吨或二三十吨,其小型转运站可只设一个转运单元,但必须考虑该转运单元出现故障时的应急措施,如设置临时储存场地、改用后装式运输车直接运输,或求助临近转运站等。
4.1.3 本条明确提出转运站应采用机械填装垃圾并明确了相应要求。
    机械填装垃圾不仅是提高转运效率,也是改善作业条件、保证安全文明生产的具体措施。因此,除了个别因经济条件限制或转运量很小或临时转运的情况之外,各类转运站均应采用机械填装垃圾的方式。
    采取适当的填装措施可将装载容器填满垃圾并压实至必要的密度,以提高转运作业及二次运输的效率。
    应根据转运站下游(垃圾处理、处置环节的类型、工艺技术)的要求和转运物料(垃圾)的性状,确定装载容器中的物料是否需压实以及其被压实程度。
    若转运站下游是垃圾焚烧、堆肥或分选设施或转运已分类垃圾时,过度压实会对后续设施及工艺环节造成负面影响,如将大块松散物压实不利于燃烧;含水量很大的易腐有机垃圾会挤压出水,且压实后不利于形成好氧发酵状态等。因此,类似场合不必强调垃圾填装机械的压实能力,只需将装载容器装满即可。
    机械联动或限位装置是保持卸料和填装压实动作协调的简易又可靠的措施,从而避免进料垃圾撒落在推头或刮板上。
    机械锁紧或限位装置是保持填装压实机与受料容器口密闭结合的可靠措施。
4.1.4 本条明确提出转运站在工艺技术方面的其他要求。
    无论垃圾处理厂(场)等转运站的下游设施是否设置了计量设备,大、中型转运站都必须在垃圾收集/运输车进、出站口设置计量工位。
    小型转运站可依照其从属的垃圾处理系统的总体规划或服务区环境卫生专业规划要求,确定配置计量设备的必要性和方式。若后续的垃圾处理厂(场)已配置了计量设备,则转运站可考虑省略计量程序;对于服务区范围较小,垃圾清运量变化不大的小型转运站,采用车吨位换算法也是经济可行的,但应通过实测确定换算系数。
    配置必要的自动识别、登记装置是实现转运站科学化、规范化运营管理的保证措施。
进站车辆停车抽样检查区可以专设,也可以临时划定(对于小型转运站),但届时必须有相应的标示牌及调度管理。
    设置专用洗车台是保证垃圾运输车运行过程不污染环境的主要举措之一。从建设用地及布局上看,大、中型转运站有条件设置专用洗车台。
    垃圾卸料、转运作业区的各种指示标牌、警示标志,以及报警装置等不仅是安全环保的需要,对于规范化作业和提高生产效能也是非常重要的。
    某些转运工艺(如裸块压装垃圾直接装车)现场作业条件很差,无法有效控制二次污染。
4.1.5 大件垃圾、电子垃圾、建筑垃圾等易造成压缩设备损毁的异物应单独装载运输。


目录导航